當前位置:主頁 > 要聞 > 正文
陜西76個縣(市)何以重新選定首位產業“賽道”-天天報道
來源:群眾新聞作者:洞察網2022-10-21 15:34:03

去年以來,陜西制定《關于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編制“一縣一策”事項清單,指導76個縣(市)精準選擇首位產業;對考核排名末位及退位明顯縣(市)進行約談或警示……

全省76個縣(市)重新審視自身發展定位,既立足當下又謀劃長遠,一批特色優勢突出、功能定位清晰、集聚效應明顯、輻射帶動力強的縣域首位產業正激活陜西縣域經濟一池春水,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陜西延長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聚烯烴生產裝置(9月5日航拍)。通訊員 郭小輝攝


(資料圖)

以青山綠水、鎏金銅蠶“出圈”的安康市石泉縣,居然跨界預制菜;

以茯茶、蔬菜聞名全國的咸陽市涇陽縣,瞄上了高端裝備制造業;

以油氣資源聲名遠揚的榆林市靖邊縣,把眼光放在了高端聚烯烴;

……

陜西這些原本特色鮮明、資源稟賦優異的縣為何紛紛跨界、“變道”、轉型?

搶抓時代“風口”機遇

今年7月,石泉縣專程到省發展改革委提交了一份申請:將自己的首位產業由“富硒食品加工”變更為“預制菜”。

為啥變?

處在安康富硒帶上的石泉縣,富硒食品加工8年前已經起步。但在眾多以“富硒”為招牌的縣域中,石泉縣優勢并不突出,多年來,富硒食品加工產業一直不溫不火。

6月,省發展改革委在石泉縣調研后提出:富硒食品加工不能準確體現出當地產業發展特色。

怎么辦?

石泉縣委、縣政府迅速對全縣的支柱產業進行梳理、分析、研判:一方面,石泉已有來自深圳的深鯊集團旗下菜字頭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菜字頭)、自嗨鍋、柏盛魔芋等10多家與預制菜相關的食品加工企業落戶,但產業聚集效應未有效顯現;另一方面,近年來,在新消費形式推動和疫情反復影響下,具有方便快捷、種類豐富等優勢的預制菜持續走俏市場,成為商家、資本和一些地方追捧的餐飲新“風口”。

做好預制菜“這盤菜”,石泉縣和省發展改革委形成共識。

“變更首位產業,不是另辟蹊徑,而是結合石泉實際,為石泉打造一個獨一無二的‘標簽’。 綠色的富硒食品、已有基礎的食品加工是石泉進軍預制菜領域強有力的供給來源。” 石泉縣政府常務副縣長劉偉說,“做大做強石泉特色的富硒食品預制菜,在全國形成獨特的產業優勢,才能在區域競爭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

10月15日,在自嗨鍋·西北基地一號廠房內,工人正在生產線上分裝下酒菜產品。 通訊員 陸洪雙攝

申請獲批后,石泉縣立即著手謀劃:掛牌石泉富硒食品(預制菜)產業園、召開富硒食品(預制菜)產業鏈推進會……一系列大刀闊斧的舉措,迅速吸引了瑞錦泉預制菜項目、富硒魔芋功能食品生產線建設項目等主動向園區聚集,并吸引了一批在外創業的石泉人“銜泥歸巢”。

9月29日,記者走進位于石泉富硒食品(預制菜)產業園的自嗨鍋·西北基地1號廠房。“‘自嗨鍋’牌下酒菜系列產品均產自這里并通過網絡銷往全國,月銷量高達2800萬袋。”從北京回到家鄉任職的自嗨鍋·西北基地總經理魏和康說,“現有的生產線無法滿足訂單需求,眼下我們正加緊裝修另外7棟廠房,投產后基地年產值可達20億元。”

園區內的菜字頭發展同樣喜人,今年企業產值比去年增長了約30%,現有3000多萬元的訂單“排隊”等待生產。“我們正在加緊建設二期廠房。”深鯊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勇說。

……

截至目前,石泉富硒食品(預制菜)產業園已聚集25家預制菜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年可收購、銷售當地價值約20億元的茄子、黃花菜、魔芋等。

“預制菜不僅僅是一盤菜,它一頭連著鄉村振興,一頭連著消費變革,潛力無限。”石泉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黃健說,“石泉將借力電商,打造富硒預制菜‘版圖’, 力爭到2025年,全縣預制菜產業規模達100億元。”

“配套”之義大矣哉

在石泉縣勇闖預制菜“江湖”的同時,涇陽縣正快馬加鞭承接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項目。

素有“關中白菜心”美名的涇陽縣是陜西最大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號稱西安的米袋子、菜籃子。

當西安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搭建,《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獲批……不斷釋放的發展機遇,讓毗鄰西安市、咸陽市,縣城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僅10公里的涇陽縣“坐不住了”。

“區位優勢這么好,不搶‘賽道’發展說不過去。”涇陽縣委書記拓巍峰說,當下,涇陽縣既面臨高質量轉型發展的迫切需求,同時還要在更好地服務西安及周邊協同發展中找準定位、作出新貢獻。

成立全省首個縣級秦創原平臺、最早吸引西安交大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在縣域派駐工作站……涇陽縣積極行動起來,圍繞省上確定的制造業23條重點產業鏈,重新進行自我定位——“西安制造,涇陽配套”,配套服務從農業擴展到制造業。

“作為傳統農業大縣,敢承接西安產業轉移,發展以輸配電裝備和動力傳動系統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業,最大的底氣來自秦創原。”拓巍峰說。

9月23日,記者走進位于涇陽縣臨空智造園的嘉瀚全球新動力傳動制造研發中心,這里正在生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世界領先的工業機器人關節減速器。這個制造研發中心是“小巨人”企業西安嘉瀚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成立的,主攻適用高端工業機器人的關節減速器研發生產。

9月23日,涇陽縣臨空智造園嘉瀚全球新動力傳動制造研發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工業機器人關節減速器。記者 楊曉梅攝

我國金屬氧化物避雷器、大功率電阻器定點生產廠家西安神電,在涇陽縣投資建設的神電智能高壓電器產業園正在調試生產線,準備投產。

……

一批旗艦型、鏈主型高端裝備制造企業開始聚集。

在拓巍峰看來,秦創原為涇陽縣“變道”發展增添了強大底氣,而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的獲批則給涇陽縣創造了一個放開手腳發展的大舞臺。

“規劃明確,高陵涇河新城三原組團將培育發展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千億級產業。這是我們今年招商工作最大的‘招牌’。”涇陽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王九洲笑意盈盈,“僅上半年我們就簽約7個項目,總投資已超過去年全年,目前還有幾個項目在談。”

陜北能源新藍海

精彩的嬗變正在陜西縣域上演。

地處毛烏素沙地南緣的靖邊縣,是我國石油、天然氣主產區之一,過去依靠能源,縣域經濟創造了亮眼的成績。

進入新發展階段,靖邊縣發展遇到了瓶頸:經濟增長動力主要來源于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資源的采掘與初加工,二產獨大;產業鏈條短、附加值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不足。

如何擺脫“倚能重能”?靖邊縣一直在探索。

伴隨陜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崛起,同時以煤油氣為原料的聚烯烴市場“蛋糕”巨大,靖邊縣聚焦聚烯烴細分領域謀發展。如今,在靖邊縣工業發展中,聚烯烴是僅次于石油、天然氣采掘與加工的產業。2021年全縣聚烯烴產量達185.67萬噸,是陜西最大的聚烯烴生產基地。

“當下,靖邊縣正處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挑戰期、轉型升級的陣痛期、倒逼高質量發展的‘窗口期’,必須主動求變,把特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特色產業優勢,才能在新階段引領發展、贏得發展。”靖邊縣委書記李世書說,“我們聚烯烴產業現在的目標是由量的最大邁向質的高端,打造聚烯烴千億級產業集群。”

資源稟賦沒有變,變化的是發展理念。

寶貴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必定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另一張王牌。

落戶靖邊縣的陜西延長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榆能化公司)是陜西最大的聚烯烴產品生產企業,產能位居全國單廠產能排名前三。2021年1月榆能化公司投產的LDPE/EVA一體化生產裝置,規模位居全球前列。

“我們的工藝水平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產品廣受市場認可。目前企業生產的薄壁注塑專用料等中高端產品銷量已占全國總銷量的30%左右。”10月9日,榆能化公司總經理王晶說,“我們現在的主攻方向是中高端市場。”

聚焦高端聚烯烴產業,靖邊縣不遺余力“借腦”“借智”:與浙江余姚、湖南懷化等地區達成戰略合作關系;成立塑料產業協會,引進陜西益友塑業有限公司、靖邊縣興園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啟動建設塑料產業園;建設4.5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為聚烯烴下游企業提供“拎包入住”服務;儲備高端聚烯烴產業用地,加速推進“標準地”改革,入股產業鏈下游企業……

縣域經濟的活力在激蕩,在升騰。

轉變源于“指揮棒”的變化。

去年以來,陜西制定《關于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編制“一縣一策”事項清單,指導76個縣(市)精準選擇首位產業;對考核排名末位及退位明顯縣(市)進行約談或警示……

全省76個縣(市)重新審視自身發展定位,既立足當下又謀劃長遠,一批特色優勢突出、功能定位清晰、集聚效應明顯、輻射帶動力強的縣域首位產業正激活陜西縣域經濟一池春水,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2021年,陜西76個縣(市)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比重由40.8%提高到42.1%,一舉扭轉了2012年以來逐年下降的局面。2022年上半年,全省縣域生產總值6465.27億元,同比增長5.1%,增速高于全省0.9個百分點。

縣域是強省富民之基,縣域強則省域強,縣域活則全盤活,縣域富則百姓富。如今,綠色、集聚、創新的發展態勢,正在成為陜西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基調。(記者 王向華 楊曉梅)

記者手記:在比較優勢上下功夫

從蘋果稱斤賣到論個賣,一個最高賣到百元以上;從賣煤炭、石油到賣甲醇、烯烴等精細化工產品;從全域旅游到富硒特色的預制菜、半成品菜肴包……細品陜西縣域產業發展變化背后,不僅僅是產品、行業、形態發生了變化,更是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錯位發展之下高質量發展路徑之變。

縱觀世界經濟發展史,任何國家的經濟繁榮、崛起,原因千萬條,但歸納起來就是一條,尋找并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從自然資源的比較優勢發展到資本、技術層面的比較優勢,形成錯位發展,實現可持續繁榮。所謂比較優勢,是指在一個社會里,每個個體如果把有限的資源,包括時間和精力,只用來生產對他來說機會成本比較低的那些產品,然后跟別人進行交換,這樣整個社會產品總價值就能達到最大,而且每一個個體的境遇都能得到改善,而不論他們的絕對生產能力是高還是低。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重點在縣域,難點在縣域,潛力也在縣域??h域穩則省域穩,縣域強則全省強。從供給側來看,縣域經濟涵蓋了生產、流通、分配等各個環節,連接城鄉、貫通工農,是省內外經濟循環的堅強支撐載體;從需求側來看,縣域經濟是挖掘消費潛力的新戰場,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縣域經濟在某種意義上就是特色經濟。陜西關中、陜北、陜南三大區域76個縣(市)資源稟賦、產業基礎、交通條件等要素各不相同,如何把握地區實際,科學確立功能定位,破除一些縣域產業存在的多而不優、雜而不精等癥結,在新發展階段中找準發展方向?

跳出縣城看區域,陜西從全球產業布局、全國產業布局確認、重置一個縣的比較優勢,在比較優勢上下功夫,堅持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實現錯位競爭、錯位發展,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創造新的競爭優勢。

隨著一批立得住、叫得響的縣域首位或主導產業名片日漸響亮,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將更有活力、動力十足。(王向華)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

評論排行
熱門話題
最近更新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